【蚶】字的基本信息(怎么读,拼音)

简体

拼音

han

拼音

hān

五笔

jafg

笔画数

11

部首

【蚶】字是什么意思、字义及解释

【蚶】的解释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基本字义

hān
〔蚶子〕软体动物,介壳厚而坚实,生活在浅海泥沙中。肉可食,味鲜美。亦称“魁蛤”;俗称“瓦垄子”、“瓦楞子”。

笔画数:11;
部首:虫;
笔顺编号:25121412211


【蚶】的解释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基本字义

hān
【名】
动物名。俗叫瓦垄子或瓦楞子,又叫魁蛤〖bloodclam;arkshell〗,蚶属的软体动物,介壳厚,稍呈心脏形,自壳顶出隆起的放射纵线四十多条,像瓦垄。生活在浅海泥沙中,肉味鲜美。通称“蚶子”
〖何胤〗疑食蚶蛎。——《南齐书·周颗传》
又如:蚶菜(赤贝的一种);蚶酱(蚶肉制成的酱)


辞海查询网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,不保留版权,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! 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